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

李想VS夏一平:一场难分胜负的“交锋”

头图来源 | 集度汽车头图来源 | 集度汽车

作者 | 李贤焕  编辑 | 王妍

来源:36氪-未来汽车日报

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因为激光雷达的大规模上车变得热闹非凡。

官宣造车一年后,4月18日,集度汽车正式发布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的设计细节,其中被放置在车前灯和车前盖处的激光雷达设计方案引起了行业的关注。在发布会上,官方确认两颗激光雷达均来自禾赛的AT128,采用伸缩式的设计。

相关报道发出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社交平台上就激光雷达的设计方案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随后集度汽车CEO夏一平、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加入其中。三位新造车大佬隔空对话也引发了业界关于激光雷达的讨论。

当下激光雷达之所以能够吸睛无数,核心原因在于其不仅是自动驾驶先进程度的象征,还是车企标榜高端的重要卖点。截止目前,包括小鹏、蔚来、理想、智己等智能汽车品牌均发布了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

从之前的智能中控屏幕之争,再到如今集体部署激光雷达,在走向智能化的路上,各家不断堆新料,这股热潮也让长城旗下新能源沙龙机甲负责人喊出了那句经典发言:“你有几颗激光雷达?4颗以下,请别说话。”

而根据中金公司此前的报告内容,车载激光雷达已经进入商用元年,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将于2021至2023年密集上市。

当然了,考虑到激光雷达目前每颗数千元的硬件成本,这种智能化的标签也并不是什么车型都蹭得上,毕竟在必要性和成本之间,不同的车企和车型还得有自己的判断和平衡。

三位老板谁说得对?

4月18日,针对集度发布会的相关报道,李想提出自己的判断,“在车顶上放一个,和在机盖或保险杠放两个,性能上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头顶的单颗性能会更好。但在行人碰撞、维修成本,和震动控制(链接主体车)上,车顶都是最优的。”

这个说法的背景是,就在上个月,理想汽车发布了全新SUV车型理想L9,新车同样采用了来自禾赛的激光雷达AT128,不同的是,理想选择将其安装在车头顶部。李想表示,唯一的问题在于激光雷达在车顶的凸起,带来的外形变化需要适应。

对于这一说法,夏一平回应称,“120度的FOV(视场角)和180度的FOV还是不一样,解决的corner case也不一样。所以在产品的能力上和体验上甚至是安全性还是有差别的。”

激光雷达位于机盖两侧 来源:集度汽车激光雷达位于机盖两侧 来源:集度汽车

根据集度方面的介绍,双激光雷达的点云视场更广,相比单雷达设计的120度FOV,双雷达可实现180度FOV覆盖;对车辆正前方60度FOV的区域内,双激光雷达可以做到加倍重叠,目标物上点云数据更多,识别率更高;高阶自动驾驶的冗余安全方面,两颗激光雷达可以互为安全冗余。

简而言之就是两颗激光雷达的视角更宽、看得更清楚、互为冗余、外观还好看。

从本次双方的讨论来看,主要集中在激光雷达的位置、数量和质量,而这显然都是拿各自方案的优势进行论证。

行业普遍认为,激光雷达放在车顶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遮挡,效果最好。而集度强调的覆盖更广FOV也是激光雷达的核心性能体现。

广汽研究院智能驾驶技术部负责人郭继舜告诉未来汽车日报,部署在车顶的激光雷达的确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但在FOV方面,两颗雷达相比单颗仍有无法取代的优势。“如果只有一颗120度FOV激光雷达的话,我们认为这是无法完成城市场景下的智能领航功能的,只能完成高速场景下的智能领航功能。”

其举例认为,在城市道路为代表的开放路面,无保护90度转弯是一个典型场景,车辆在自主完成转弯过程中需要激光雷达覆盖两侧90度的范围才能保证足够的安全性。

何小鹏之后的发言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两颗激光雷达肯定从性能上远好于一颗的,将来城市NGP和鲁棒性中就可以看到差异。”

不过在现阶段,激光雷达并不必然等于更好的辅助驾驶体验,正如何小鹏所说,“实际上硬件配置只是代表一种潜力的可能性,最终是安全,成本,场景和能力的平衡,仍然是木桶效应而不是短跑逻辑。”

且无法忽视的是,在激光雷达真正实现更高阶的自动驾驶功能之前,这些造价不菲的硬件都会作为成本体现在最终的价格上。

激光雷达应该放在哪?

事实上,在现有的车身结构基础上,激光雷达究竟应该放在哪儿,仍是行业正在摸索的一个问题。选择的背后则是车企在感知性能、成本、安全性和外观等多方因素之间的需求和取舍。

从目前已经发布的车型来看,前向主激光雷达主要部署在两个区域:保险杠/中网和车顶。

以蔚来ET7、理想L9、威马M7为代表的车型把激光雷达放在了挡风玻璃顶部,而奥迪A8、小鹏P5、极狐阿尔法S车型把激光雷达放在了保险杠位置。

小鹏P5激光雷达位置 图源:小鹏汽车小鹏P5激光雷达位置 图源:小鹏汽车

从单颗激光雷达探测的需求看,将其放在车顶是行业常见的布局方式,可以尽可能减少遮挡物,获得最开阔的视野,在感知上发挥出最大性能。

但问题在于,所有采用这一方案的车型,从外观上看,挡风玻璃上方都不免出现一个小鼓包,这样的造型设计往往容易引发用户的争议。同时,凸起的部分也会对车的风阻表现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车企考虑的初衷还有如何避免增加维修成本的问题。

对于采用何种方案,小鹏汽车也曾进行了取舍。何小鹏表示,“我们最开始想放两颗在车顶的,但是无论如何设计,都类似兔子的耙耳朵,后来还是放弃了。”看来正是出于外观考虑,小鹏才将P5上的两颗激光雷达放到了车头两侧。

而从目前官方发布的图片来看,集度的双激光雷达被布置到了前机舱盖左右两侧的位置。

在郭继舜看来,从实现功能的角度考量,不同位置的都各有优缺点。但如果说到以造车的标准,车盖上放激光雷达不光是合不合适的问题,甚至可能是合不合规的问题。

其认为,从目前公布的信息看来,把激光雷达放在车盖上,在行人保护方面存在隐患。在复杂的汽车碰撞标准下,市面上车盖被设计得更软、有弹性,目的是在碰撞到行人时尽可能降低伤害,但塞进入重量大、密度高的激光雷达,“显然不符合这一要求。”

这也对应了李想后来所说的,“按照目前这个位置,最新的行人碰撞法规这一关过不了。”

其次,考虑到维修成本,机盖位置在车辆碰撞中属于易变形区,由于日常的小剐小蹭难以避免,把昂贵的激光雷达放在机盖上同样会推高轻微事故的维修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集度此次亮相的并非正式的量产车型,“量产的时候,激光雷达并不会布置在图片所示的机盖位置上。”李想在进一步推测之后,关于激光雷达位置的交锋也告一段落。

至少从目前来看,激光雷达的位置之争并没有一个定论和最优解。各家也都是从适配各自不同功能需求的角度出发,选择不同的方案,或许存在成本和实现难度的差异,但并不存在优劣。

在郭继舜看来,就像是手机的前置摄像头,“有刘海屏也有针孔屏,各有利弊,但都不影响拍出很好的照片。”

集度汽车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北京法制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2030年将达到2.6万亿元的规模。不过,只有守住安全底线,努力把智能驾驶的“蛋糕”做大,各大车企才有可能分到符合预期的市场份额。[全文]
    2024-10-18 02:00
  • 近日,亿纬锂能举行商用车电池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商用车超充电池——开源电池。据亿纬锂能介绍,公司的开源电池具有两大产品特色(高性能和超耐用),三大技术亮点(极致电芯、极致传热和极致结构)。该系列产品采用领先的3C超充技术,15分钟即可从20[全文]
    2024-05-15 02:00
  • 盖世汽车讯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半导体公司高通(Qualcomm)在9月5日表示,将向豪华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提供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所需的芯片。高通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向宝马提供用于车内语音命令的芯片。此外,该公司还将为下一代奔驰[全文]
    2023-09-08 02:00
  • 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集团计划赋予旗下奥迪和斯柯达等品牌更多的自主权来提高回报率,使这家汽车制造巨头在应对未来挑战时更加灵活。大众汽车集团希望到2030年将集团利润率从去年的8.1%提高到9%至11%。由于电动汽车的利润率仍然不及内燃机汽车,[全文]
    2023-06-28 02:00
  • 6月13日,岚图汽车与六家银行正式签署银企战略合作协议,共获得150亿元授信;并与武汉经开产投集团战略签约。尤峥表示,这标志着岚图与金融伙伴开启新的合作篇章,将进一步助力岚图创新突破,带来更广阔的破圈效应,为岚图事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资源保障。[全文]
    2023-06-15 02:00
  • 编者按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爆发式创新令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业的创新中心与发展中心。这不仅使中国汽车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受益,也让跨国汽车企业在令人振奋的上升趋势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创新动能。代表汽车业最先进技术的产品、产业链、人才等要素也正在源源不[全文]
    2023-05-13 02:0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北京法制网 bj.shenz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