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言
有朋友问我:阅读之外,看视频吗?怎样去吸收、更新知识,保持着一个年轻有活力的状态的?
视频我实际上接触的并不太久,也就是两三年时间。刚开始看得比较多,后来也慢慢感觉到有一点重复。
我最初认为,短视频就是一种偶然拍摄的,比如说,我突然看到天上一颗流星,恰好手机在手边,也恰好录下来了,这就是捕捉了一次罕见的事件或者现象,这就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有价值的记录。
后来,我看了大量的视频,实际是导演的,模式化的,比如一个类型化的故事可以演绎出多个版本。故事的梗,故事的谜底,逗乐的包袱,是多有重复的,这样的东西看多了就没有意思了。
恰好你手边有在录像的手机,恰好录到了罕见的事物或者现象,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我认为这是有价值的短视频。纯粹为了逗乐而模仿编造的东西,当然也有一定的娱乐价值,但是如果把看这样的东西当做自己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视频同很多新生事物一样,慢慢地也会变得复杂起来,这里面的各种动机,这里面的各种不便说穿了的现象,都是会影响到视频的正常发展的。我想,视频内容将来也面临着调整的过程,就像大量的公众号,也是大浪淘沙一样,大家都在做公众号,但究竟哪些公众号会真正获得读者的认可?这个主要靠内容。
一个专门制作视频的人,他的视频如果要想获得大量人的长期阅读和持续关注,那就必须第一要创新,第二要有思想性,肤浅的逗乐是不会太长久的。这是我的看法,未必大家都一样,每个人都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个也是无可厚非的。
我还是以纸质阅读为主,但正像前面讲到的,因为一部手机在手,难免收到网络上的很多视频和消息。也浪费了——不,不能说浪费,也消耗了我大量的业余时间。你说它有没有价值呢?你说完全没有价值也是不可能的,毕竟是提供了信息嘛,毕竟是有一些视频也让你感到惊奇或者欣慰,或者开心一乐啊。那么,网络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但我觉得网上获取的东西,如果作者水平不够或者平台把关不好,很多到达你眼前的就会相对肤浅,确实不如我捧了一本纸质的书,捧了一本经典的著作。那样一种阅读感受到的这种对艺术、对生活、对历史、对人生的体会,因为专注而更加深刻。
最近我还是以阅读纸质书为主,网络也不可能不接触,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尤其是在当下疫情时期,你如果没有一部智能手机的话,真是寸步难行。我们也必须适应形势,与时俱进,不排斥,但是不要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上一篇 万里挑一李佳琦